老土豆【摄影】
潮州古城,位于潮州市老城区,北起金山,南至韩江大桥,西接潮州西湖,东临韩江,隔江与笔架山相望。潮州古城在宋代形成规模,经历代多次修筑而不断完善,到明代已颇为壮观。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现仅存东面临韩江的古城墙,全长2132米,保存有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4座城门,并建有城楼,其中尤以广济门城楼最为壮丽。2013年,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2广济门城楼
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是潮州古城最大城楼。楼为三层重檐歇山顶,面宽五间,穿斗式梁架结构。城楼面临韩江,直对湘子桥,楼上旧有对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p3广济桥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全长约520米,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的交通要津。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该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中国桥梁史上的孤例,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是潮州市重要的文化地标,也是独特的文物旅游观光胜地。
p4开元寺,2001年开元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始建于唐开元26年(738),原即敕名开元寺,明代改开元镇国禅寺后延用至今,但一般仍习惯以“开元寺”称之。该寺自建立以来,历代均有维修。现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文物众多、香火鼎盛。2001年开元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5牌坊街
牌坊街:包括太平路、东门街两条骑楼式商业街,共修复有明清古牌坊22座。牌坊主要集中于太平路(大街),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纵贯古城南北,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p6己略黄公祠2001年己略黄公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己略黄公祠:位于潮州古城义安路铁巷2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是一座二进院古建筑。面宽15.4米,进深25.7米,门楼楼屋架饰以精美的石雕,门额刻“己略黄公祠”,背镌“孝思维则”。首进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中槽屋架是“三五木瓜十八块坯”的典型结构。2001年己略黄公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7海阳县儒学宫
海阳县儒学宫:即潮州孔庙,俗称学宫,位于潮州古城昌黎路与文星路交界处,现为潮州市博物馆馆址。据清乾隆《潮州府志》载:县儒学宫“旧在府治西偏附郡学右”。至宋绍兴年间(1100年)县令陈坦迁到锦坊(即今址)。此后历代屡有增修,使海阳县学宫成为一座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学宫现有面积仅存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为棂星门、伴池、两庑厢房、大成门及大成殿。1989年海阳县儒学宫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p8许驸马府1997年许驸马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驸马府:位于潮州古城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是北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1997年许驸马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9北阁佛灯
北阁佛灯:位于潮州古城北端,是潮州八景之一。北阁原是金山东面山下的一组楼阁的总称,以楼阁之前的佛灯远照四方而得名。北阁景区,辟建于宋,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解放前夕已尽遭毁塌,原来的楼阁与佛灯都荡然无存。1985年,在原址潮州城区金山东面的城墙和山麓交界处修建一组楼阁。登高眺望,江平岸阔,潮州江景名胜尽收眼底。
p10潮州西湖
潮州西湖位于潮州古城西北面,为粤东著名古典园林,“西湖渔筏”为潮州八景之一。公园背倚葫芦山,面临西湖。原山地绵亘10余里,今面积26.7公顷(其中山地面积20公顷,水域面积6.7公顷),为天下36处西湖之一。潮州西湖古为韩江支流,曾名鳄鱼潭、化象潭,唐时辟为放生池,宋称大湖,后重浚,始名西湖。宋、元、明、清各代曾作护城河,时称北壕及西壕。
p11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
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分布于潮州古城中,主要为南门十巷历史街区、许驸马府历史街区和旧西门街历史街区,包括辜厝巷林宅、郑厝巷蔡宅、甲第巷外翰第、甲第巷大夫第、德里旧家、辜厝巷王宅、兴宁巷大夫第、红栏杆、东府埕儒林第、卓府、马使埕闫宅、青亭巷大夫第、黄尚书府和铁巷陈宅。
这十四座古民居分别为明代、清代、民国时期建筑遗存,是潮州民居建筑的典范和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原有部分民居已分别被列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12牌坊街
牌坊街位于潮州市湘桥区,总长1948米,其中太平路1742米,东门街206米,是以准步行街规划设计的骑楼式商业街,沿街共修复有22座明清古牌坊。
牌坊主要集中于太平路,多为横跨路面的四柱三门,纵贯古城南北,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牌坊集建筑美、文学美、书法美于一身,也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它精湛的艺术。
评论